34岁的郭丹作为轮滑领域的老运动员,在相隔十二年之后再次参加世界运动会,今日于成都世界运动会上,她在速度轮滑女子场地5000米积分比赛中获得第八位,她的执着与热情令人钦佩。
辉煌履历
郭丹是中国最早获得轮滑顶级赛事全部冠军的选手,她在轮滑项目上取得了众多成就。她还是中国第一位将轮滑技术与冰上运动结合的运动员,在结束速度滑冰职业生涯后,她参加了平昌和北京两届冬季奥运会。尽管她拥有非常出色的运动成绩,本可以结束运动生涯,但出于对轮滑运动的浓厚兴趣,她决定重新开始参加比赛。
奥运梦想
2014年,郭丹在家庭环境观赏了索契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由此萌发了参与奥运会的愿望。2015年,她确立了个人生涯的关键意向,立志成为国内首位从事轮滑与冰上运动的复合型选手。彼时缺乏相关实践案例可供借鉴,指导教师与她均为此类训练的初次探索者,所有准备工作均需从基础构建。
轮冰转变
郭丹对速度滑冰兴趣不大,认为其过程单调,与速度轮滑中与对手竞技的环境存在差异。她在轮滑领域获得过综合性冠军头衔,然而在速滑项目上需要将成就归零,从顶尖水平重新出发的适应过程比刻苦训练更为艰难。尽管如此她还是完成了这一转变,最终达成了参加奥运会的目标。
提供范例
郭丹先后参与平昌与北京两个冬季奥运会赛事,实现了个人参与奥运会的愿望,同时也为其他轮滑运动者的职业路径开辟了新途径。此后,一些夏季项目的运动员开始尝试转向滑冰运动,为冰雪项目增加了人才库的建设。
选择复出
北京冬奥会结束之际,郭丹便萌生了参加本土举办的世运会的意向,当时这份想法尚不明确。今年三月,这位退役一年且缺乏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做出了复出决定,凭借选拔赛累积的总积分位居首位,成功获取世运会参赛资格,并得以重新加入国家队。
赛场坚持
郭丹在决赛中是参赛选手里年纪最大的,她的同龄队友们多数已经结束运动生涯,队友们有时会称呼她为“阿姨”。为了兼顾教学和训练,她特意更改了课程安排以便参加训练,在国家队的集中训练期间,她也和年轻队员们一起刻苦训练。她将这十二年的运动经历称作“奇迹”,认为这是自己勤奋付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