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第十届国家级学生军事实践活动在海军潜艇学校隆重启动,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聚集于此,展开了一次具有重要价值的军事学习过程,他们将在接下来的十四天中,突破个人局限,增强国防观念和军事能力。
训练开幕
7月25日,第十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在山东青岛的海军潜艇学院正式启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68名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此次训练营以“踏浪海疆,逐梦深蓝”为口号,致力于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增强学员的国防观念和军事能力。
手旗训练
训练期间,学员开展旗语练习。依据指挥官指令,他们手持红黄旗,统一动作进行挥动。姿态稳健,通过反复操作传达明确的海军信息。此类训练不仅旨在提升专业技能,同时检验成员的规则意识和集体配合能力。
水上挑战
水上演练期间,学员必须经过设置于水中的各类障碍,泳向目标区域。北方民族大学的庄一鸣虽然游泳技术突出,但在通过潜艇通道、越过橡胶桶等关卡时,依然感到十分吃力。此类科目紧贴海军实际作战要求,旨在评估参与者的身体素质与心理韧性。
航海体验
海上实践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学员们登上海军向前进1号舰船,参与为期四天三夜的航行学习。他们经历了从最初的不适到逐渐适应的过程,完成了从基础技能到模拟实战的训练内容。通过这些活动,学员们真切认识到海军人员的艰辛付出。西北政法大学的杨泽坤表示,这次活动让他深刻理解了人民海军所肩负的职责与所展现的荣誉。
轻武磨砺
在专用射击场地,参与训练的人员专注掌握装备使用方法及精准射击方法,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的沈逸潇体态虽显单薄,但意志力十分坚定,即便手臂出现磨损也不停止练习,她谈到受到军人意志的激励,决心完成所有训练任务。
精神传承
该培训中心组织学员前往刘公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在人民解放军成立九十八周年纪念日当天,学员们在集体用餐时满怀感情地演唱歌曲。部分学员因家庭背景对军事训练抱有浓厚兴趣,例如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李沁凌,其家庭成员的军旅生涯对其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其下定了投身军旅服务国家的决定。
这些学员在训练基地的进步程度如何?敬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请对本文进行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