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玻璃博物馆熊孩子损坏展品!家长竟熟视无睹?赔钱了吗?

近期,有网络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提及在上海玻璃博物馆游览时,注意到一处展品附近的屏幕不断循环播放一段监控视频,内容为该展品遭两名顽童破坏的情形,此现象吸引了众多网友的注意。这种别具一格的展示手法,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和深层含义?

事件重现

7月24日,上海玻璃博物馆工作人员确认了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网络上传出的视频资料表明,两名大约四五岁的男童擅自穿过伸缩隔离带,对展品进行了近距离的翻动和撕扯,导致部分展品损坏并坠落。视频中孩子们顽皮的行为,使得观众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展品受损的全过程。

作品背景

记者通过查阅官方网站了解到,该作品定名为《折》,其别名为《天使在等待》。该玻璃艺术作品由女艺术家薛吕于2012年为了庆祝女儿的出生而创作,历时两年三个月。由于作品所展现的独特艺术魅力,它被博物馆选为永久收藏品。然而,在2013年9月7日上午,该作品不幸遭到人为破坏,造成部分损坏,这让艺术家感到非常痛心和悲伤。

展示缘由

工作人员指出,作品损坏后不久便安装了监控设备,此举旨在通过展览起到警示效果。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亦提及,将监控录像、折断的翅膀以及艺术家的情感体验结合,创作新的装置艺术,她认为这种方式具有教育价值。这种展示形式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同时也向公众发出警示。

网友看法

_上海一博物馆循环播放12年前“熊孩子”损坏展品视频,馆方:起警示作用_上海一博物馆循环播放12年前“熊孩子”损坏展品视频,馆方:起警示作用

众多网民就此事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部分人指出,在五六年前参观时便已观察到该展品在循环播放。有人对家长是否为此支付费用表示疑问,还有网友回忆起春游时老师曾强调的相关内容。同时,也有观点认为博物馆此举旨在起到警示和启迪的作用,而非仅仅是对肇事者的惩罚。众说纷纭,这一事件显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热议。

类似事件

红星新闻报道指出,2020年5月,上海玻璃博物馆不幸遭遇了一起展品损坏事件。由美国艺术家兄弟创作的“梦幻玻璃城堡”不幸遭受了两位不守规矩的小观众的破坏,他们翻越围栏追逐嬉戏,最终导致城堡塔尖坍塌并出现破损。这一事件反映出类似情况并非孤立现象,表明博物馆在保护展品方面遭遇了一定的挑战。

博物馆态度

上海玻璃博物馆在面对展品受损的情况时,表现出了值得称赞的处理方式。他们宽宏大量地原谅了肇事的小孩子,并认为这些孩子并非隐藏的“破坏者”,而是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转变为博物馆的“守护者”。这种包容与教育的立场,彰显了博物馆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对人文关怀的重视。

公众对于上海玻璃博物馆采用循环播放监控录像进行警示的效果存有疑问,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参与讨论。同时,我们也期待您的点赞与文章的分享,以扩大交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济南市章丘区妇幼保健院 玉田县妇幼保健院 渭南高级中学 闽东之光影像中心 华龙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