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到十月,致命的蜱虫开始频繁出现,它们会钻入人体并传播疾病,许多人错误地将其当作普通感冒来处理,结果导致病情不断加重,情况非常糟糕。接下来,将具体介绍如何有效应对这种害虫。
蜱虫活跃危害大
四到十月份是蜱虫活动频繁的时段,它们常常躲在杂草和树木之中。如果有人路过,它们就可能爬到人体上,将附带的病菌带入人的血液系统。这些病菌存在潜伏期,并且不容易被发现,很多人在遭到叮咬后没有意识到,把出现的发热症状当作普通感冒来处理,最终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引发多个器官功能受损,郑州中心医院就接诊了相当一部分这样的病例。
居家处理小妙招
蜱虫被咬并非一定需要上医院。在家,家长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处理。第一种是使蜱虫缺氧,它的身体会变软,头部就难以继续扎进皮肤里,甚至可能会自行脱落。如果它没有掉下来,可以用干净的镊子轻轻夹住取出。第二种方法是利用酒精让蜱虫失去知觉,家里没有专门的麻醉品时,用酒精是可行的。可以用纱布蘸取酒精敷在蜱虫身上,或者用瓶盖装满酒精倒扣在蜱虫上面,让它浸泡5到10分钟,有些蜱虫会自动掉落,没有掉落的也更容易拔除。
后续处理三步法
取下蜱虫后不能就此了事,后续还有三项处理措施。先要用碘伏进行清洁,既要清洁叮咬的皮肤,也要清洁操作者的双手。接着要检查蜱虫是否完整,借助放大镜或手机镜头进行观察,成虫通常有八条腿,幼蜱或许只有六条腿。如果蜱虫是完整的,就把它放进小瓶子里保存起来。最后要留意叮咬者是否出现发烧、腹痛、头痛等异常反应,持续观察七天左右。
需去医院的情况
如果发现蜱虫有残缺,不清楚是否完整,应当去医疗机构检查。倘若蜱虫在皮肤内停留超过两天再被取出,或许已经感染了病菌,需要去医院进行确诊。被蜱虫叮咬后若出现不适反应,前往医院就诊时带上蜱虫样本,有助于迅速明确病情,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
预防蜱虫很重要
要防止蜱虫的袭击,前往有杂草的地带或林中时,务必加强保护措施。外出时,应穿上长袖上衣和长筒裤子,把裤脚和袖口系紧,尽量遮盖身体。回到住处后,要立刻检查全身,重点留意腰腹部、腋下以及大腿根等位置。家中饲养的动物,也要经常做除虫处理,避免它们把蜱虫带到家里来。
提高警惕保健康
蜱虫虽然令人担忧,不过掌握处理方式可以降低其影响。在蜱虫多的季节,大家需要多加留意,万一被叮咬了,不要惊慌,要采用对的方法来处置。如果对状况不清楚,应该马上去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