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获得胜利后的第八十周年,极目新闻将启动“胜利之音 山河不忘——寻访中国抗战胜利受降地”多地联合进行网络直播,让大家再次回顾那段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抗战胜利意义重大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告停止战争。中华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三千五百万民众的宝贵生命,最终获得了抗日战争的决定性成功。南京、芷江以及全国十六个战区的受降仪式,都真实记录了这段不容遗忘的岁月,充分证明了胜利的珍贵,必须世代传承。
直播活动精心策划
极目新闻定于15日8点到14点进行现场直播活动。本次直播活动将采取跨区域连续报道的方式,记者团队会按顺序前往湖北武汉、湖南芷江、河南漯河、广东广州、山东济南、江苏南京这六个与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相关的地点,让公众能够身临其境地了解历史场景,并回顾那段不平凡的年代。
首站武汉意义非凡
明日上午八点,直播将在武汉中山公园受降堂启动,该处运用仿真艺术装置再现了1945年9月18日冈部直三郎向中国军队投降的关键历史瞬间。当日,武汉市民纷纷涌向中山公园,现场人头攒动,皆欲亲见日军投降的壮观场面。这一受降仪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侵略势力的彻底溃败。
芷江受降历史见证
接着画面移至湖南省芷江的抗日战争受降纪念设施,1945年8月21日,日本在此处率先签署了投降文书,侵华日军呈交了兵力分布资料,并接收了载明投降具体条款的记录文件,芷江的受降事件标志着抗日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具有关键性意义。
漯河受降路的由来
直播第三站抵达河南漯河,该市存在全国独有的一条以“受降”为名的道路。1945年9月20日,相关的受降仪式在漯河山西会馆举行。当时日军处于等待遣返阶段,解放军安排他们参与道路整修工作。最终建成了宽8米、长约700米的受降路,此路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象征一种胜利的纪念形式。
多地受降收官南京
随后,分别前往广州中山纪念堂、济南奎虚书藏参观,最终于14时抵达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结束行程。该馆展出的6700余件文物、4万余册抗战文献,生动再现了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此次线上传播活动,对于弘扬抗战精神具有重要价值。
此类线上互动形式对于延续抗战历史精神有何实际意义?敬请用户表达观点,并通过点击喜爱符号、扩散信息以及提交评论来实现参与。